趙孟頫《洛神賦》
 
趙孟頮《前後赤壁賦》
  仁宇书法-硬笔楷书系列教程下载  
汪政教你写一手好字硬笔书法教程
 
田英章硬笔教学视频下载
 
张站立曹全碑技法视频15讲
 
赵宏-篆书教学高清视频讲座
  邹方程王羲之兰亭序技法精讲行书教学视频18讲高清视频
少儿书画

完整版全文还注解兰亭序

兰亭诗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作者小传】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初为秘书郎,庾亮请为征西参军,累迁长史,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征为吏部尚书,不就,授护国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晚年称病去官,放情山水,弋钓为乐。卒赠金紫光禄大夫。有诗文集十卷。清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称其书札有远见卓识,"诚东晋君臣之良药";赞其"兰亭咏诗,韵胜金谷"。于此可见王羲之文学成就。又以擅长书法名世,草隶尤精,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游龙,论者评为古今之冠。他所创作和书写的《兰亭集序》,既是书苑珍品,也是文坛杰作,千百年来向为人所盛赞和传颂。
【题解】浙江绍兴西南渚山上的兰亭,周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谢安、孙绰以及本家子侄凝之、献之等四十一人宴集于兰亭,饮酒赋诗,各抒怀抱。羲之除赋诗二首外,事后并为诗集写了这篇序。序文生动而形象地记叙了这次集会的盛况和乐趣,抒发了盛事不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在玄学盛行、崇尚清谈的东晋,王羲之能反对"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可谓独标一帜。本文斥老庄"一死生"、"齐彭殇"为"虚诞"、"妄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露出不甘虚度岁月的积极进取意向。南朝初期,雕辞琢句的骈文已逐渐风行,这篇序文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自辟蹊径,叙事状景,清新自然,抒怀写情,朴实深挚,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一致。
【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
[2]会(kuài快)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3]修禊(xì细):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群贤:指谢安等与会的名流。
[5]少长:指王凝之等九位与会的本家子弟。
[6]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7]俯仰一世:很快地过了一生。俯仰,低首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8]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9]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10]趣舍:同"取舍"。
[11]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2]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
[13]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14]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15]齐彭殇: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右将军令稽内史王羲之
代谢鳞次。忽然以周。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迺携齐契。散怀一丘。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
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靡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猗与二三子。
莫匪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体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方寸无停主。
矜伐将自平。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合散固其常。脩短定无始。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谁能无此慨。
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2、司徒谢安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此言执,寄傲林丘。
森森连岭。茫茫原畴。迥霄垂雾,凝泉散流。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物景,微风翼轻航。
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
3、司徒左西属谢万
肆眺崇阿。寓目高林。青萝翳岫。修竹冠岑。谷流清响。条鼓鸣音。元萼咄润,飞雾成阴。
司冥卷阴旗。句芒舒阳旌。灵液被九区。光风扇鲜荣。
碧林辉杂英,红葩擢新茎。翔禽抚翰游。腾鳞跃清泠。
4、左司马孙绰
春咏登台。亦有临流。怀彼伐木。肃此良俦。修竹荫沼。旋濑荣丘。穿池激湍。连滥觴舟。
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莺语吟脩竹。游鳞戏澜涛。
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
5、行参军徐丰之
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嘉客。希风永叹。
清乡拟丝竹,班荆对绮疏。零觴飞曲津。欢然朱颜舒。
6、前馀姚令孙统
茫茫大造。万化齐轨。罔悟元同。竞异摽旨。
平勃运谋。黄绮隐几。凡我仰希。期山期水。
地主观山水。仰寻幽人踪。回沼激中逵。疏竹间修桐。
回流转轻觞,冷风飘落松。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
7、王凝之
荘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
细缊柔风扇,熙怡和气淳。驾言兴时游。逍遥映通津。
8、王肃之
在昔暇日。味存林岭。今我斯游。神怡心静。
嘉会欣时游。豁尔畅心神。吟咏曲水濑。渌波转素鳞。
9、王彬之
丹崖竦立。葩藻映林。渌水扬波。载浮载沉。
鲜葩映林薄。游鳞戏清渠。临川欣投钓。得意岂在鱼。
10、王徽之
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秀薄粲颖。疏松笼崖。
游羽扇霄。鳞跃清池。归目寄欢。心冥二奇。
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阿。
11、陈郡袁峤之
人亦有言。意得则欢。嘉宾既臻,相与游盘。微音迭咏。馥焉若兰。苟齐一致。遐想揭竿。
四眺华林茂。俯仰晴川涣。激水流芳醪。豁尔累心散。
遐想逸民轨。遗音良可玩。古人咏舞雩,今也同斯欢。
已上十一人,各成四言五言诗一首。
12、散骑常侍郗昙
温风起东谷,和气振柔条。端坐兴远想,薄言游近郊。
13、前参军王丰之
肆眄岩岫,临泉濯趾,感兴鱼鸟,安兹幽峙。
14、前上虞令华茂
林荣其郁,浪激其隈。泛泛轻觞,载兴载怀。
15、颖川庾友
驰心域表,寥寥远迈。理感则一,冥然元会。
16、镇军司马虞说
神散宇宙内,形浪濠梁津。寄畅须臾欢,尚想味古人。

17、群功曹魏滂
三春陶和气。万物齐一欢。明后欣時康。驾言映清烂。
亹亹德音畅。萧萧遗世难。望岩愧脱屣。临川谢揭竿。
18、群五官佐谢绎
踪畅何所适,回波萦游鳞。千载同一朝。沐浴陶清尘。
19、颖川庾蕴
仰怀虚舟说,俯叹世上宾。朝荣虽云乐,夕毙理自回。
20、前中军参军孙嗣
望岩怀逸许,临流想奇庄。誰云元风绝,千载挹遗芳。
21、行参军曹茂之
时来谁不怀。寄散山林间。尚想方外宾。迢迢有余闲。
22、徐州西平曹华
愿与达人游,解结遨濠梁。狂吟任所适,浪游无何乡。
23、荥杨桓伟
主人虽无怀,应物寄有为。宣尼遨沂津,萧然心神王。
数子各言志,曾生发奇唱。今我欢斯游。愠情亦暂畅。
24、王元之
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
25、王蕴之
散豁情志畅,尘缨忽以捐。仰咏挹遗芳,怡神味重元。
26、王涣之
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已上十五人一篇成
侍郎谢瑰 ? ?鎮国大将軍掾卞迪 ??王献之? ?行将軍羊模 行参軍事卬丘髦 参軍孔炽
参軍刘密 山阴令虞谷 府功曹劳夷? ?? ?府主薄后绵 前长岑令华耆 前馀令谢滕
府主簿任儗 任城吕系  任城吕本? ?? ? 彭城曹礼
已上一十六人,诗不成,罚酒三巨觥

兰亭诗集后序? ?? ?
孙绰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非所以淳之则清,淆之则浊耶?故振辔于朝市,则克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寥落之意兴。仰瞻义唐,邈然远矣;近咏台阁,顾探增怀。聊于暧昧之中,期乎莹拂之道,暮春之始,褉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乃藉芳草,鉴清流,览卉物,观鱼鸟,具类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快然兀矣,复觉鹏鷃之二物哉!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原诗人之致兴,谅歌咏之有由。文多不载、大略如此,所赋诗亦裁面缀之,如前四言五言焉。

兰亭集序汇评
李密
永和中,王羲之修禊事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序以谓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则当时篇咏之传可考也。今观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彬之、凝之、肃之、徽之、徐丰之、袁峤之十有一人,四言五言诗各一首。王丰之、元之、蕴之、涣之、郗昙、华茂、庾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曹华、桓伟十有五人,或四言,或五言,各一首。王献之、谢瑰、卞迪、卓旄、羊模、孔炽、刘密、虞谷、劳夷、后绵、华耆、谢藤、任凝、吕系、吕本、曹礼十有六人,诗各不成,罚酒三觥。谢安五言诗曰:"万殊混一象,安復觉彭殇。"而羲之序乃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盖反谢安一时之语耳。而或者遂以为未达,此特未见当时羲之之诗尔。其五言诗曰:"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此诗则岂未达者耶?(〔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五)
六朝文章靡陋,独王逸少高古超妙,史言韩昌黎'起八代之衰',吾谓不当先退之而后逸少。(〔清〕张习孔《云谷卧余》卷二)
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清〕吴调侯等《古文观止》卷七)
六朝谈名理,以老庄为宗,贵于齐死生,忘得丧。王逸少《兰亭序》谓'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有惜时悲逝之意,故《文选》弃而不取。(〔清〕乔松年《萝藦亭札记》卷四)
六朝间散文之绝无仅有者,不过王右军陶靖节之作数篇。……此序临河兴感,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即仲尼乐行忧违,在川上而有逝者如斯之叹也。(〔清〕陈衍《石遗室论文》)
逸少经世之才,时不能用,而文章高洁,又为书名所淹,惜哉。(〔清〕高步瀛《魏晋文举要》)
羲之之文,真率萧闲,不事琢磨,寥寥短篇,词意重沓。(钱钟书《管锥编》)

《兰亭序》 法书之美学解读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祓稧"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游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41人。那日,天晴气朗,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51岁的王羲之,乘兴而书,完成一篇《兰亭诗叙》。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其中"之"、"以"、"也"等字,都有重复,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式,达到了艺术的多样与统一。被称为"行书之龙"的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的《兰亭序》(指神龙本),传为唐冯承素双勾廓填本原题为:"唐模兰亭",因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小印,故称"神龙本"。自唐以降,被奉为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兰亭序》,得到唐太宗和历代名人雅士的推崇,唐太宗李世民在其《王羲之传论》中说:"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隶,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阐释了其书法点画的精到和结构的神妙,由此奠定王羲之在我国书坛上的地位。宋代黄庭坚《山谷题跋》:"《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耳。"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帖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随着王羲之书法地位的隆升,自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始,大凡名家,几乎没有不临《兰亭序》者。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它总是以这一恒定的书法形象及其造就的意境影响着无数古往今来的崇拜者,并且作为中国书法主流的典型象征,升成为永远追攀的书法高峰。1965年郭沫若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引起了关于《兰亭序》真伪以及王羲之书法本来面貌的论争。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否定《兰亭序》为真迹,以商承祚为代表的肯定《兰亭序》为真迹。双方争论的关键问题:"(兰亭)有无隶书笔意以及如何理解隶笔。"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学术问题,只有系统地掌握材料,抓住主流和关键,才能对问题的解决有所推进。
迷信和盲从《兰亭序》是国人认同权威的传统心理导致。恰恰是权威的认定熄灭了无数个人创造的火焰,彻底地背离了王羲之藐视权威的本体精神和敢于比肩古人的气概。我们无须仰视《兰亭序》,而当清醒地正视它的时候,才能真实地感受到它的艺术价值所在。无论称其妩媚或灵动,还是赞叹整帖充溢着的天然情趣,而在其书体的背后,成功的精灵却是王羲之的个性和人生态度上那股"放浪形骸"气质的张扬。有趣的是王羲之从事书艺,乃其余事,毋须以鬻书维持生计,或许《兰亭序》正是以这般超脱的心态来书写的。倘若如此,其书法风格和书写时的心态正吻合于"自然"。
《兰亭集》是一本由37首诗组成的诗集,关于《兰亭集》的来由是这样的: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当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孙统等四十多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跞,曲水流觞,饮酒作诗。众人沉醉于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人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

兰亭集序
1、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  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2、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宴饮之乐
⑴.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次:旁边
⑶.一:一些,一点
⑷.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 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3)、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4、深化迁移
1)、文章思路  (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2)、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⑴.(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⑵.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 (《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魏晋士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⑶.《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 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序》质疑
我认为现在的《兰亭序》是伪造品。首先确切的原始的历史记载全无,且在唐以前毫无《兰亭序》的文字记载,而《兰亭序》出现后的传说又经不起推敲,字体亦非王羲之的。
顾名思义《兰亭序》应为王羲之去世后两百多年后《兰亭序》出现时才开始传说的兰亭诗集之序。传说王羲之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兰亭序》送给他们,我想要《兰亭序》的人必是与会者。王羲之当时的书法就很有名,这些要了王羲之重抄的《兰亭序》的人必然会同《兰亭诗集》一同展示给世人看并保管好、珍藏好、传给后人.《兰亭序》和《兰亭诗集》由此而来一定广为人所知和有所记载。但在王羲在世及其后的两百多年间无有过此次集会的记载,此《兰亭诗集》连一首诗甚至只言片语从未见过有过历史记载及流传下来,更不要说全集了;就是兰亭集会和《兰亭诗集》的名称也未有任何其他与会者说论过的记载,《兰亭序》出现后的这些传说可能是真的吗?
据说《兰亭序》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则由《兰亭序》引出的上述《兰亭序》的故事更不会为人所知。则这故事自然只能产生、流传于唐太宗所推崇《兰亭序》之后.这故事是真的吗?
当时王羲之为有名的书法家,由他为卖扇的老妇人写扇等传说知人们都看重他的书法作品,而《兰亭序》又是他最好的作品,《兰亭序》写出后与会的几十人都看到了,果真是写的那样好,与会者几十人难道有识宝鉴赏能力的一个也没有?若有,必会引以为荣的将它广为传播,更不要说拍马屁的了.《兰亭序》由此而来当时就应为世人所知,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可能吗?这与王羲之还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兰亭序》送给他们的传说矛盾.若真的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只能是兰亭聚会的人必然没看重原稿《兰亭序》之书法,若当时只要有一、两个人看重了,必然当时就会广为流传了.
而有历史记载的是唐太宗广泛的征集王羲之的书法,献书法者涌现,但王羲之重抄的几分《兰亭序》无一和《兰亭诗集》一同现身。在大家视王羲之书法为名家书法的短短两、三百年间它们会全军覆没而失传,这可能吗?
传说《兰亭序》是王羲之是在酒醉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后来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怎么(认真)写也写来不及原稿.写狂草是有此可能的,而写行楷有可能吗?写行楷的首要是持笔要稳,酒醉的情况下能将笔持稳写好楷吗?酒醉的情况下写的字的笔划会象《兰亭序》的笔划写来那样稳重吗?酒醉的情况下必然是随意写,再看看王羲之随意写的字,与其天差地远.传说显然非真也.《兰亭序》出现后上述传说可能吗?
再看《兰亭序》中许多字都未写好,构架都不好。大家可以数一数帖中有多少字未写好,重写时就可写好--象第一行的和、年、在、丑、暮、初、会就写的不好,可重写好;数一数帖中有多少写得很好而难仿,王羲之自己都难再写好之字--可以说没有。为什么还言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十次均不及原稿呢?可能性有三。可能性最大的是二、三之合。为了质疑《兰亭序》,说明此问题,几十年后又开始写毛笔字后十多天的2003年10月10日我临了《兰亭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前面几行 (见 《兰亭序》部分原贴和我临的贴),将我临的和原帖的字一个一个的比较就知道了.
一、王羲之的书法水平有限--有那么多可以重新写好的字自己怎么写都都写不好。
二、书写者都知道一个人以自己的书体写字,就是在没有吃醉酒,持笔稳的情况下写行楷,第一次写来都总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更不要说酒醉了时。特别是写的上了几十个字以上,更不要说三百多个字时更是那样。他第二次书写时就会比第一次有所进一步。不断的写就会不断的去处那没写好的地方,越写越好,这才是书法之正理,人人都是这样。只有在临习比自己水平高很多的人的字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临都临不好,临来不及原帖。则这传说可能就是有人借此来讽刺王羲之的书法水平低,大大不及广为流传的非他写的《兰亭序》的书法水平,就是让他来临,按他的水平无论临多少次,怎样临,都临来不及流传的《兰亭序》。而编出这故事的最有可能就是流传的《兰亭序》本的书写者或他的崇拜者。
三、因为王羲之的真迹字体与《兰亭序》有很大的差别,书法水平大大不及《兰亭序》,引起了大家的议论和猜疑,而编出那样的故事是消除这议论、怀疑的最佳方法,又可进一步炒作、包装《兰亭序》,大造的舆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因为只有这样传说,才能使人相信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就是仿品那样的好,连他都再写不好了,所以大大的超过他的所有作品。也可能大家的疑问太大了,故将前代的上述讽刺故事加以利用,因为编那故事的人不在了,他也没明说是讽刺,人们在崇拜王羲之和《兰亭序》的情况下,更喜欢与其相关的趣闻轶事,特别是它们有强烈的神奇色彩时。听的人自然不会多想是不是事实,是不是别有用心,只会朝好的方面想,当成《兰亭序》的传奇而信之、传之,从而流传至今。今人不正是这样来信和传的么。
《兰亭序》出现于王羲之的第八代孙智永去世后,它是以智永的字体写出来的。现在流行的《兰亭序》的字体与流传的王羲之的其它作品--碑帖上的字有很大差别,王羲之行笔很少用侧锋。它倒充满了智永的字之风格,智永行笔就多用侧锋,与兰亭序的行笔同,由此知是仿智永的字体之人书出,现在的《兰亭序》决非原帖之字。我们常人用眼就能清楚的分辨出,更不要说找笔迹鉴定专家鉴定或编一笔迹鉴定程序,将兰亭序各版本和王羲之、智永的字输入电脑,由电脑来得出兰亭序各版本的字与他们俩谁的字相似,相似百分比为多少,就可得出科学的明确结论。有趣的是书法领域至今是把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字体相同,一般好的智永的字排在四大名家等之后。对于书法作品现在是以历史上的名望、传闻轶事等来认定艺术性的高下,智永之所以排在他们之后的原因就在于此。此为这一切不是说明了传统的传说影响之大吗。它完全左右了绝大多数人的头脑,使他们失去了思考、分辨能力,完全被麻痹住了。只知一味的盲从。难道这不是活生生的现实吗。
书该帖时王羲之怎么会知道第4行会掉字而将第2、3行和3、4行的间隔加大,以备第4行上加"崇山"于3、4行之间。帖中将"癸丑"写来占了一个字的位置,古来无将甲子写来只占一个字的位置之规矩(只有注释写来为两列处于一列正文的位置)。
《兰亭序》中写来笔划别扭,有仿的痕迹之字为"年"、"毕"、"少"、"管"、(惠风和畅之)"畅" 、(以极视听之)"视"、"乐"等字。
人人都有好胜之心,这对任何个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当他认为的书法水平超过了前代、当代某些名家时,他一定会有所表现。特别是将某些人、某些事吹得神乎其神时,这些书家一定不服气,一定会仿其作品来与其争高下,证明自己确超过了他们,而将假品流传于世,一决雌雄。这样势必产生出比王羲之的字好得多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为唐太宗所推崇,金口玉言称为书圣,特别是他大量的征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士绅百姓无不追捧之。唐太宗时代有了这大的震动朝野的造势、包装。各朝皇帝们自然更要维护历史上最有名皇帝之一的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的权威性。中国古代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皇帝说的话是不可更改、推翻的金口玉言,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发展方向都要受到当时的皇帝的喜好影响,各代书法巨匠也不例外。后人改得了、改得动吗?这就造就了王羲之在书法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故对于祖先留下的书法遗产,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但不应盲从,这样才能判定那些帖确写得好而临之,学好书法。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记住书法一直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着的。
一味的崇古必定摒弃书法发展中的新颖的更好的书体,势必排斥超过前人的书法,将书法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孤朽的空间中,使其得不到发展,而使书法在工之器--笔墨纸砚越来越精良,书法的理论越来越完善,书法交流的范围、速度古人无法想象的今天,书法艺术反而在走下坡路,还不如古人,成了电脑排字还比不赢刻板的,拿着原子弹的还比不赢拿大刀的。这样问题可大了,这样的书法之出路何在,还有前途吗?
《兰亭序》人们一般都认为难仿,此为没有细审、掌握此帖的运笔之故。此帖大多是骄揉造作的用笔尖稍弯的侧锋起笔,且在字中亦常用侧锋,象春、集等字的三横,咸字的第一横等均为侧锋落笔而成。这样使使用中锋者难仿。只要掌握了其运笔方法仿效之很快就可临好。
一个人仿别人的字写出的字必带有他自己的书法的特点、风格。这一点他自己最看得出来,熟悉他的书法的人也看得出来。以一模一样大小的字体临摹出来的字看起来和原作几乎一模一样,使人难辨真假时,只要将临摩的作品和原作用相机拍下或用扫描仪扫描下来输入电脑,放大成比原作大一倍时,就非常明显的看出两者的区别及水平的高低,更不要说放大两、三倍了。对于画及其它古董用此法也能明显的区别出真品和仿品。我几十年后又开始写毛笔字后十多天的2003年10月10日为质疑《兰亭序》而临的《兰亭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前面几行(见 《兰亭序》部分原贴和我临的贴),将它们放大一倍,立可看出两种书写风格迥然不同。
有关王羲之及《兰亭序》的故事有根据否有待考证。
肖翼盗《兰亭序》的故事及我对此盗的看法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多次派人前往请辨才相让,皆不得。有大臣建议再派御使肖翼去,肖翼知道明说是说不动辩才相让的,就假扮成书生,住在庙中与辩才谈诗论字,书字,使辩才将他当成最好的朋友,骗得了辩才的信任后用激将法使他拿出《兰亭序》来让他观看。一天趁辩才外出,肖翼乘机盗走了《兰亭序》,把它献给了唐太宗。
唐太宗多次公开求索不得,由下属巧取豪夺而得到别人家传宝物仅次一例。当时献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的都受到重赏,而却未见肖翼献上骗盗得得的《兰亭序》后受到嘉奖之记载。大慨唐太宗也认为他虽然为自己取得了一直想的得到而长期未能得到的心慕之物,但他的下三烂的骗盗作法太不光彩,不齿其之为吧。
肖翼盗《兰亭序》为历史上许多巧取豪夺别人家传宝物的特例--为帝王盗夺。肖翼用的方法更阴险,他是以骗得藏宝人的感情,取得信任后下手。这使藏宝人在感情和财产上受到双重打击。由肖翼是以谈诗论字,书字骗得辩才的信任的,可知他的书画非同一般;同时他与《兰亭序》又这么相关,而未有他的书画流传下来,可知历史上古董收藏家对肖翼之盗是痛恨到极点的,耻于收藏他的书画。
若肖翼盗来不是献给了唐太宗,而是拥为己有,或是送给了自己的老师、上司,人们又会怎么说此事呢?会将它说成传奇吗?难道不会指责他的道德太差,行为太恶劣吗。若肖翼盗的不是辩才藏的,而是你家收藏的《兰亭序》,你会将它当成传奇吗?
反之,若肖翼是从宫中盗了唐太宗征集到的心爱之物--《兰亭序》,被发现后肖翼的下场难道不是被杀头?人们会怎样评论此事,会当成传奇吗?若是文物间谍现在从故宫博物院盗走了《兰亭序》,对盗宝者来说必然是传奇,故宫博物院会将它看成传奇吗?一句话,这样的盗绝非义盗,是实实在在的小人之偷盗。从法律上讲仍是犯法行为。
以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兰亭序六种》为例,其书写水平不用放大就可看出书者的水平高低。它们的依次排名为《吴炳旧藏定武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和《神龙半印本》(个人藏)并立第二(它们出自同一源,为同一人所书)、《八柱第一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柱第二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翁同和藏定武本。

《兰亭集序》和《兰亭后序》之比较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癸丑年三月三日,会稽内史王羲之,五十又一岁,会亲友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兰亭,参加者即时赋诗,当时所赋诗歌缀篇成集称为《兰亭诗集》,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即《兰亭集序》。这次集会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精美文章,由于它的享誉之名,人们往往产生了一种误解:《兰亭集序》是集会的主要核心文章,而兰亭集会的诗歌处于附属地位。这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主要因为“兰亭集会”之后流传下来的佳文,后世能常见到并且耳熟能详的就仅有《兰亭集序》,当然这也因为集会中诗歌的艺术性欠佳所致。然而《兰亭集序》虽然为人所津津乐道,但在一次集会的主次位置上,它只是“兰亭集会”所作诗歌结集后的附属序言而已。
孙绰《兰亭集后序》,附文如下:“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非所以停之则清,淆之则浊耶!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寥落之意兴。仰瞻羲唐,邈然远矣。近咏台阁,愿深增怀聊于暧昧之中,期乎于莹拂之道。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乃藉芳草,鉴清流,览卉物,观鱼鸟,具类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快然兀矣,复觉鹏鴳二物哉?耀灵促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矣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日陈矣。感诗人之致兴,谅咏歌之有由,文多不载,大略如此。所赋诗亦裁而缀之,如四言、五言焉。”
孙绰的《兰亭后序》和王羲之《兰亭集序》在情感上都是感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乐极生悲。在惠风和畅、阳光和煦的日子里,携同友人,遨游山林,饮酒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相互应和,极尽人生之欢娱,“快然兀矣,复觉鹏鴳二物哉?”但“乐与时去,悲矣系之”,乐极生悲,乐去悲来,“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世人莫不感于生死寿夭,庄子把“生死”和“彭殇”相提并论,认为两者相同,岂不谬哉?“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日陈矣”,面对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无奈而悲叹,“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在欢愉之际又感慨人生短暂,今明替移,宴欢之后,故人相别,时隔见迁,寥落悲切,再次相聚不知何年?
然而我们会发觉,两者虽然在情感的抒发上颇为暗合,但二者感叹的出发点却截然不同,王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是从自然、人生的美好而短暂来感叹,“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时不待人,时间瞬息轮回,“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即逝,相聚须臾,乐去悲系,故“不能不以之兴怀”,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高氏是从历史变迁角度来抒发感情,作者希冀的羲唐盛世已经渺然远去,面对的是政治凋落的南宋,士大夫们“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寥落之意兴”,无法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宏伟目标无法落实,则沉迷于台阁,“增怀聊于暧昧之中,期乎于莹拂之道”,昏睡在红粉暖乡之中,来寄托自己的聊落之意。面临这样的社会,自然会有感于此:集会时的觥筹交错,欢乐开怀,排遣忧情,寄情山林,可以以须臾之欢乐来舒遣心中之块垒,但“耀灵促辔,急景西迈”时,盛宴也就要拉下帷幕,同志就要分别,残阳如血的黄昏,友人执手相看,纷纷道别,悲寂寥兮。这与历朝的变迁——由盛转衰、由衰转盛、盛衰相替又是如此的不谋而合,何等的相似,也充分展示了高氏的士大夫情怀。
清代的评论家也往往把《兰亭集序》与当时“清谈”的政治环境联系在一起,如《古文观止》卷七:“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一死生而齐彭觞,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清代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因游宴之乐写人生死之可悲,故兰亭一会因未可等诸寻常小集。而排斥当日竞尚清谈倾惑朝廷之意,亦寓言下。”但是王羲之于仕途并不热衷,希望隐居山林,喜好道家的“服食养性”。《晋书·王羲之传》云:“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自儿娶女嫁,便怀尚子平之志。”并且“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更何况魏晋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士大夫文人开始充分地关心自然和提倡自我。王羲之《兰亭集序》更多地是率情而发,由感而写,由自然的永恒感叹自我的短暂,由欢聚的时短感慨离别的时长,不管是“所倦”、“所欣”片刻之间便成“陈迹”,从而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触,这是自我的剖析,对人生、对自然的思考。清代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一五的评价就比较中肯:“或以右军非把生死看不破,为当时清谈误国者箴。看来文中原无此意,就文论文,不必探求。夫随时行乐,正是看破死生者也。乐极生悲,正见此会不可多得,乃文章反衬之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名家临碑帖李明赵孟頫洛神赋32集[高清视频下载]
 
书法考级教材120张图[电子书下载]
书法考级教材2
 
书法考级指导243张图[电子书下载]
书法考级指导3
 
书法考级-成人版78张图[电子书下载]
书法考级-成人版
 
楷书字帖-七千汉字[高清扫描图下载]
7000楷书字帖
 
2500常用汉字-欧颜柳赵四体楷书字典上[高清扫描图下载]
欧颜柳赵四体楷书
 
 
www.shaoerw.com跟我学少儿书画网联系站长:微信(plbh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