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画

教儿童学画画辩析

高校初等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最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莫过于儿童画的教学了。而这里所谓的儿童画,实际上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成人儿童画”和“儿童儿童画”,也即“成人面向儿童所作的画”(以下简称“成”)和“儿童自己所作的画”(以下简称“儿”)。我以为,教授儿童画之目的,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成”和了解“儿”。

“成”和“儿”从总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儿童性,然而它们又确实不同。这里不妨从几个方面比较一下:1、“成”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儿童,对儿童进行教育,而“儿”主要是表现自我世界。2、“成”的手法主要是拟人化,而“儿”则是自然化与想象化。3、“成”是有意变形,“儿”是无意变形。4、“成”受到一定的绘画规律的影响 ,“儿”则较少。5、“成”并非完全使用“一次性”线条,而“儿”几乎全是“一次性”完成的。6、“成”的发展是趋向儿童化,而“儿”的发展是日趋成人化。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儿童画的教学呢?通过以上的比较再细加分析,我认为在了解“儿”的基础上再去掌握“成”比较合适。当然这并不是指一种绝对的,先学好此再学好彼的先后关系,而是指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由两者所构成的互相交融、相辅相成的整体关系中,所要把握住的一种先后分寸。

所谓了解“儿”,不仅仅就是了解“儿”的本身,广义上说还应包括对儿童本人及作画过程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自己要多深入到儿童中去;教师在介绍“儿”时,最好这些“儿”的小作者是自己亲自教过、比较熟悉的,从而以具体、形象、生动代替泛泛而论的空洞介绍,这样才会具有说服力。

有时如果我们不多长个心眼,就未必能领悟到“儿”的个中三味。记得有次我给儿童上课,评画中发现有幅画,画面上画了一棵大树,树上用红色画了个圆圈,从形状上看我以为是个苹果,即批评说一棵树上仅画一个苹果未免太单调了,谁知这位儿童马上起身答道:“老师,是鸟窝!”还有一次我发现有幅画面是这样的:一个小孩掉到水里,正举手呼救,而另一个孩子在岸边望也不望,自顾自跑开,我于是批评说:画面缺少紧张气氛,两小孩之间没联系,主题不统一。不料该孩童却作了个巧妙的解释:“岸上的孩子跑去喊人了”。这两个例子说明,我们成人有时对“儿”不了解,还是因为思想上未和儿童沟通,如果我们先能从思想上与儿童沟通,继之再加以启发、引导,教学效果就好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了解“儿”的诸多因素中,应该着重抓住什么呢?如果我们结合“成”的情况来看,即会发现有不少“成”并不地道,尚欠自然与纯朴,而这正是我们在“儿”中所要学习的。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成”应该是自然纯朴和成熟精练并存的,观察的正确,组织的合理,技巧的熟练等等一切,都应该是从自然纯朴中流露出来的,这正是艺术上极其珍贵的一点。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有不少人逐渐与儿童产生了一定的距离,若想让大多数人重温儿童世界的情境,无疑是有相当难度的。我想对于掌握“成”来说,一方面固然需要获取比儿童更多的知识,而另一方面则需保持和恢复我们天性中的“童心”,这也是最主要的。就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童心”恢复、保持的与否是和专业思想的是否牢固有很大关联的。若我们教师能巧妙的避开大道理式的说教,而首先诱导学生进入儿童的艺术天地,从儿童身上发现艺术的乐趣与美,他们就会喜欢儿童、热爱儿童,就会很自然的产生要表现儿童的欲望。如果我们的学生具备了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那么“成”的教学的成功可以说就已经被奠定了基础。

当然,我们的学生在热爱儿童的基础上,对于“成”在绘画诸因素上的特点也是应该努力去掌握的。时下有不少“成”名义上是画给儿童看的,但在造型、色彩、构图等的处理上却是成人化的,或者说其作者是带着成人的审美观来画的。这些画也许具有较高的艺术格调,但却超出了儿童的审美水平,严格的说来,这些画已不应该称其为“成”,而称其为儿童题材的“成人画”(指面向成人创作的各种类绘画)更为合适些。对学生掌握“成”来说,我认为从儿童的角度来审视,适合儿童的口味,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追求的。我想,“成”的特点也许正在于此。

相对成人来说,儿童作画的做作成分是比较少的。但仍有些儿童在作画中喜欢模仿成人的表现手法,尽力使自己的画倾向于准确、写实,若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也未必是不好的。但我们在评判“儿”的优劣时,却不能以准确与否作为主要标准。准确只能反映造型能力的一部分,比准确更高的还有“味道”,也就是中国古代画论中提及的“气韵”、“神似”、“意境”、“意趣”。这些艺术效果的产生,首先就需要大胆自然和富有想象力——我想以此为主来评判“儿”的高下优劣是比较适合的。有些“儿”倘若过分追求“准确”反倒会失去特有的意味;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还有些“儿”恰恰是因为“欠准”而未表达好自己的思想。至于什么情况下“不准”为好,什么情况下是“欠准”,这是个比较微妙复杂的艺术问题,但我们却可以想法使学生感悟出来。如何感悟?我认为至少可从两点引入:其一看是否“自然”,其二看是否“意在笔先”——这其实就是一种绘画的技能,一种脑、眼、手是否谐调的能力,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我认为,儿童的绘画才能可从两方面去注意:一是思想认识、审美感受,二是对形、色、线的独到领悟与处理,后者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对一般的儿童来讲,我们只须注意前者,着重培养开发其智力即可;而对“小画家”来讲,后者就须引起我们的格外注意了。只要细心留意,我们还会发现儿童在绘画中所表现出的某种创造性才能,也未必都是在所谓的“创作画”中才得以体现,其实即便是在临摹画中也是可以发现的。明眼人哪怕只看儿童画上几笔,就已清楚其才能的大小了。所以说,观察儿童的“出手”实是一种比较内行的方法。

了解熟悉儿童的绘画心理及绘画表现的语言,是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在共性的指导下发现个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从涂鸦阶段逐渐过渡到写实阶段,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许多共同点,大量的有关书籍、文论也都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研究,况且在教育学和美术教学法上都已涉及,学生是容易了解的。然而要使学生能看出不同儿童的画的特点及“艺术性”的高低,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着重加以启发了。好的“儿”之所以具有相当的艺术性,是因为它已经体现出较为成熟且又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诸如在线条的运用、形象的刻化、构图的处理上等,这和我们成人的艺术追求是相似的。从这层意义上讲,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使他们懂得绘画诸因素的构成规律,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提高艺术修养而片面的向学生灌输“成人画”的审美趣味,我们初等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有别于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特点就是要体现出师范性。好在绘画的本质是相通的,我们完全可以在儿童画的教学中,将“成人画”的各种因素融合进去,从而使学生能够同时获得较深的艺术知识。此外还必须注意,即便是在进行素描、国画、水彩等“成人画”种类的教学中,也不应单纯的脱离儿童画的因素,就是说最好能够有利于学生对儿童画的学习。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把握在教授儿童画时融进“成人画”,而在教授“成人画”时不脱离儿童画,那就是抓住了初等教育专业绘画教学的实质,也是师范性在教学中的一种辩证的体现。

“成”有别于“成人画”的特点,在于它的儿童性。然则它采用的基本表现手法,其原理实质上是和“成人画”相通的,构图、色调、明暗、节奏等等,均要遵循共通的艺术规律。由此看来 ,在“成”中融入“成人画”的基本技术因素是完全可行的,这将会有助丰富“成”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提高它的教育功能。然而这一切均要做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也就是说,这一切是为了完善儿童性,而不是去削弱它。

有时候,“成人画”融入的成功与否教师反倒可从学生的作画中悟出来。所以我常喜欢在教授“成”时先出题让学生构思起稿,然后请部分学生上黑板画出构图,接下来再请其他学生来评画,并请他们以自己的意图修改画面,依次类推,循环进行,直至完成。我觉得这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就象电影一样,具有迭宕起伏、悬念不断的艺术效果,但最终总是越辩越明,越画越好。师生在这场颇有趣味的“智力竞赛”中,对“成”的悟性也会明显提高。从中我还发现:比教师高明且有灵性的学生大有人在!

至于“成人画”不脱离儿童画的因素,讲明了就是“成人画”如何体现出师范性。如果我们联系小学美术教学情况来看,其宗旨就可用宜浅勿深、宜简勿繁、宜单纯而勿复杂来概括。如就素描学习而言,可减少明暗,去除慢 、细的学院式方法,而多练习抓基本形,了了几笔,力争快、准;就国画而言,可少些文人画,多些可爱动物的形象,也不要去死扣什么“墨分五色”之类的技法,只要大胆自然、生动有趣就好;而水彩画,则可多画点花树水果一类的东西 ,并可结合彩色水笔、腊笔、色粉笔、油画棒等儿童常用的工具来进行。

究竟学生应该如何才算是掌握“成”了呢?这与专职从事“成”的画家是有区别的,这其中也有师范性。我们知道,初等教育专业美术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小学、中学、高中的基础上的 ,但实际上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从小学至高中根本就没上过美术课。而且相对来说,中小学(尤其是高中)历来对美术课又不重视,所以即便上过美术课的学生大都也只是略知皮毛。况且在高校的入学统考中又没有美术这一项,所以说高校初等教育的美术学习从某种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从启蒙教育开始的。由此推测,要想在短短三年内完成小学、中学、高中以及高校的整个美术教学内容,将学生都培养成能够创作“成”的画家,显然是较难办到的(少数尖子除外)。当然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对待,就当前小学现状而言,我们也应看到其实我们迫切需要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和现阶段小学教学相适应即可,所谓的“高层次”在目前来讲是稍退一步的事(这须在 整体教育改革配套之后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所以,为了尽快尽早的多出人才以解小学之急需,我们完全应该进行教改,摸索“捷径”,尽力使学生丢掉包袱,轻装上阵。

然而却不能认为既然很难培养出能创作“成”的学生,那么只求学生会临摹就行 了。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临摹,就很难将所学的绘画技巧灵活的运用于今后的教学。所以我认为最为可行的,是走“临”、“创”结合的路。具体的讲,就是临摹时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变化着临,而创作时则要大胆的借鉴,将别人的优点拿过来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种“半临半创”的学习方法,体现出现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应该掌握并且能够掌握的。这应该是从事小学教学所需的一种基本功,也是做为教师不同于专业创作人员的特点所在。

怎样才能使学生正确的把握“半临半创”的要点呢?我的理解是,创作画中的构思应该偏重于创,而作画的技法可偏重于临,这里的“临”,最好的解释应该是借鉴,而不是照搬。我们或许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进行借鉴:借人形用已色,借人色用己形;借A色用B形,借B色用A形;借形式换内容,借内容换形式等等。在临摹画中,则可重点临摹其原理和方法,而在形体、色彩上则可合并同类,大胆的创。练习了一种形体的画法后,即能生发出多种形体的画法;练习了一种色调,即能变幻出多种色调;画了鸡就会画鸭,画了红调子即会画绿调子;要学一知十,知十通百。

可令人困惑的是,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还在热衷“成人画”。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们教师有时不由自主的产生导向偏差,加之社会、家庭缺乏美术教育观念等的影响造成的。随着今后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的思想认识的逐步转变,美术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我想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从目前教育课改的精神内涵来看,从小学各科“换脸”之后的新教材来看,儿童画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因此研究如何教好、学好儿童画,是当前高校初等教育专业美术教改的迫切需要。可是在以往的教研论文论著中,真正涉及到师范性的不多,况且对“儿童画”的概念至今尚无定论,以致使此项研究进展不盛,但不管怎样,研究探讨,交流辩论,终归会使我们看得更深更远更清,从而也走的更踏实。 来源于网络?
www.shaoerw.com跟我学少儿书画网